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河南日报:建设新型高级智库 打造中原新经济增长极
日期:2014-12-23 09:50:46  发布人: 览量:

建设新型高级智库 打造中原新经济增长极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助力河南省发展纪实

□ 顾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对河南而言,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也迫切需要通过强化智库建设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我们就是要将‘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围绕中原经济区新型发展路径与模式开展研究,探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理论研究高地,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决策需求的新型高级智库!”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小建说。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牵头,河南省内多家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共同组建而成的河南省首批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自2012年10月由河南省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把建设成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新型高级智库、中原经济区发展理论探索的研究高地、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实验基地作为定位和目标,为解决省内实际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使“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新型中原高级智库。

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自挂牌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实现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支撑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并在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模式和努力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地方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等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正在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实践实验基地,积极探索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三化”协调理论,完善构建城镇聚落空间格局理论,并拟突破城镇化过程、驱动力以及不同地域范畴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规律等问题,计划在中原经济区现代城镇体系与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和中原经济区健康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人才和教育优势,通过各方面、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地方政府建立长期、全面、深度的战略合作,建成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和正在建设3-4个“三化”协调发展理论与政策实践实验区,积极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模式,将实验区打造成全省的“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和领先区。中心现已与鹤壁市人民政府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签署校市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互相支持建立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基地,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为省委、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3份。其中,中心主任李小建发表的《新型城镇化必须立足长远》受到了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批示,《“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受到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的批示,《新时期河南发展区域战略:豫陕合作,协同发展——关于豫陕共建“黄河流域中西部合作发展试验区”的构想》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批示,中心研究员马华撰写的《难点村治理》受到了副省长张广智的批示,中心教授杨承训、仉建涛、郭军、李金铠等多次受邀参加省领导与社科界专家学者年度座谈会,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此外,由“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三化”协调发展》和《学者之见》系列刊物在为政府建言献策方面也做出了令人不可忽视的贡献。李小建表示,《“三化”协调发展》和《学者之见》系列刊物将成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具有传承性的品牌项目,持续为省委、省政府提供高端服务。

搭建高层互动平台 交流科学发展新思想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创办“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科学发展论坛,承办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等多种方式搭建高层互动平台,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各个领袖、各路领军人物创造科学发展研讨、交流、碰撞、提升的平台,并以期借助这个平台让学界在与业界面对面的接触中,感知科学、感知实践、感知并定位好自己的研究方向,感知怎样实实在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创造出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科学发展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分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吕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部部长、博士生导师侯永志,国家农业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牛文元,国家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庆瑞,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乔新江,洛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柳身,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等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四届论坛的主题分别是“科学推进城镇化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化农业大省”和“打造美丽河南、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李小建说:“中心主办的科学发展论坛邀请了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座谈,便于碰撞科学发展思想,交流科学发展经道,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也便于中心更进一步了解高层动向,使中心能够更加准确地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后,经过深入广泛的调研,以专家学者的角色撰写文章、出版论著、发表评论,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整合优势资源 提升持续创新动力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一直在整合各协同成员单位的研发、推广资源,建立协同创新体,形成理论研究—政策建议—成果推广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建设新型高级智库,打造中原新经济增长极不断努力。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学科群为重点,以合作院校、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为支持系统,依托创新中心开展研究取得的包括论文专著、研究报告、咨询报告、专利、软件、数据库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方面成果,进行资源整合。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培养机制,推动各协同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及其他人才,协同高校之间研究生课程及实践活动相互开放。为培养在研发、推广等方面具有真正优势的复合型人才,“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还将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范式,积极实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模式,设计实施“分流滚动式”、“导师全程式”、“多方联合式”培养模式。中心还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定期选拔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学习,探索实施“3+X”培养模式,开展本科双学位、交换学生和硕士直通车项目,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科学前沿,国外学习环境,开拓国际视野。

“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整合优势资源、汇聚高水平人才,提升持续创新动力,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平台和研究团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科发展,推出重要研究成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建议。目前,中心已经孵育和培养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将仍然按照“河南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建设目标,以我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努力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基础理论、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支撑河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必能引领中原经济区和河南省,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新经济增长极,河南省的‘三化’建设也必将取得更加喜人的成果!”李小建说。

(河南日报2014年12月23日第四版)

新闻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4-12/23/content_1199504.htm?div=-1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机关第二党委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政编码:450000